海绵城市倡导的不是“快排”,而是“慢排”,是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进入雨季、汛期,道路积水、低洼地遭受水害等问题又会凸显出来。那么,有没有一个好办法能够让路面不积水呢?
如今,有一种“会吸水的路”已经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出现。据报道,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封闭型路面不同,这种新型透水路面由黄豆大小的碎石组合而成,通过特殊的聚氨酯胶粘剂,共同搭建起坚固且稳定的开放式孔隙结构,让路面可以自由“呼吸”。数据显示,这种路面每平方米每分钟可消化7000毫升降水,意味着抗雨量最高达大雨红色预警2倍,即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时,路面照样不产生径流。同时,新型透水路面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空隙率,从而实现降温降噪的效果。而且,“会吸水的路”不阻碍雨水下渗,遇到大雨或暴雨天气不会导致城市内涝,还能使地下水得到及时补充,对于水生态也是一种保护。
雨水过多,需要防涝害;雨水太少,就要抗旱。其实,对于国内很多城市来说,水资源普遍缺乏,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正因如此,如何在雨季、汛期,把宝贵的水资源留下来,才是目前城市最为重要的课题,而解答这道课题的路径已经明确,那就是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水与城市的关系变得更有“弹性”。
从理念到技术、再到工程,海绵城市对于传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譬如,在传统的排水理念中,雨水到地面后通过管网直接排到河道里,而海绵城市倡导的不是“快排”,而是“慢排”,是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说到底,海绵城市建设不单是为了解决排水问题,同时还兼具着水生态、水环境的标准要求。很显然,海绵城市的理念高度契合苏州这座水城的现实。因此,在2015年4月苏州出台的《城市中心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明确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的破坏,探索建设海绵型城市。
既然一个地方良好的水环境、水生态才是海绵城市的终极指向,那么,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型小区、海绵型绿地、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以及污水厂提标等等,都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可以这么说,像2010年苏南运河吴江联丰段新建的“会呼吸的驳岸”——一种能有效进行水土循环,有利于构筑水体生态循环系统的驳岸,以及此次新出现的“会吸水的路”,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动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