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是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趋势,绿色建筑的定义: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倡导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利用是绿色建筑中重要的一环。
雨水收集利用在绿色建筑中必要性:
建筑节水型社会是贯切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建筑生活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60%,并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加,建筑节水对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衡量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标准》中对住宅建筑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要求分别是10%,30%,对于公共建筑也有着相关要求,非传统水源利用是指,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而将经过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道路冲洗,冲厕等就是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某些不适宜建中水设施的单体建筑,雨水资源的补充利用就是其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必要条件。
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节水的有力保证,雨水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建筑节水的重要途径,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发展绿色建筑,必须强调雨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雨水收集利用在绿色建筑中的要求:
要求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条件差别很大,降雨量和降雨特点差异很大。各地应在认真调查分析当地降雨特点等自然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水利用规划和设计,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雨水利用方案和规模,避免盲目照搬照抄,做到切实提高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要求二: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由于初降雨时形成的雨水径流会挟带大气和汇水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质,所以形成的初期雨水径流是雨水径流中污染最严重的部分。在雨水直接利用系统中,应对初期雨水径流进行弃流处理,减少对雨水处理设施的影响,提高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要求三:合理选择雨水处理技术
由于雨水在降落和径流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一般需要根据用途进行相应处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等通过实测数据表明降雨后期南京瓦质量屋面雨水径流COD值在50mg/左右,SS值在20mg/L左右,经初期雨水弃流后的雨水水质较好,污染物多为悬浮物,一般经沉淀,过滤和消毒后,即可满足杂用水要求,等对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水质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后认为,屋面雨水径流的可生化性不高,BOD/COD一般在0.1~0.2左右,因为雨水可生化性较差,所以不宜采用生物法处理,由于雨水利用的间断性,考虑到雨水利用系统的经济性,不推荐使用膜技术,活性碳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应根据雨水的不同用途,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雨水处理技术。
上一篇:浙江江干区启动12条道路整治
下一篇: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大提速